实验室的耗材怎么管理 实验室试剂耗材管理方法
实验室仪器耗材管理是一项技术活,因为实验需要用到各类仪器设备和耗材。实验室管理就算对资历较久的人员都是一个挑战,更别说是实验室新人了。那耗材管理到底怎么管?下面为实验室管理人员介绍试剂耗材精细化管理的方法。
实验室试剂耗材精细化管理方法
1.采购计划管理
在进行采购时,实验室应该定制详细的计划,并按照计划进行采购。这样在进行采购验收时,会大大地减少验收工作量,也能保证采购耗材的质量。制定采购计划时,对耗材的信息应要求全面,比如:耗材的名称、规格、数量、有效期、过期日期等。如果存在危险品需要采购,应由实验室的安全负责人进行会签。
2.耗材采购管理
对耗材进行采购时,同一个种类的耗材供应商至少要保持在3名以上,并且要对供应商的资质、信誉度、以及经营范围进行核查,并做出质量评价。采购的耗材既要经济实惠,更要保证耗材质量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,耗材的质量都是第一要素。通过多次耗材采购情况,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,通过多次评价后,筛选出合适的供应商。
3.耗材验收管理
耗材采购回来后,要进行质量验收。在进行验收的过程中,既要做到全面、细致,也要切合实际地对可能影响检测质量的环节进行检查,尽可能地排除所有会影响检测工作的因素。这也是实验室的经验和教训的积累。管理部门负责耗材的规格、级别、数量、保质期、质量证明文件的验收。
使用部门负责耗材质量的验收,对关键性耗材的验收时应制定相应的文件来指导验收工作。我们不能有一种认知上的错误,就是大厂生产的试剂耗材质量就一定好,能胜任所有的实验环节。但是大家一定要考虑到,不同的试剂耗材合格率和质量标准是不一样的,并且都存在一个波动范围。
如果我们充分的信任生产厂家,而疏忽对试剂耗材的验收,这是对检测工作极为不负责任的行为。这种行为会为我们的检测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。因此,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耗材不得入库,验收合格的耗材方可入耗材库,建立库存台账。
4.实验室耗材的出入库管理
实验室耗材不仅种类繁多,甚至同一种耗材规格、名称也不同,在耗材出入库管理中存在大量需要记录和统计的数据。因此,实验室耗材的验收和出入库工作是一项认真、细致、重要工作。目前,实验室多采取双人以上入库验收制度。
管理员对耗材的名称、规格、数量及生产者仔细核对并填写入库单,并详细记载每批耗材质量验收情况,然后将耗材按照不同类别进行摆放。出库时应由耗材库房的管理人员、直接使用人员及实验室领导三方签字领出。实验室的财务人员要定期对账务上的领用量、实际使用量及库存量进行账务核对。
5.实验室耗材的领用
耗材领用时,由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做好耗材交接,并做好出库记录。剧毒品严格执行按需领用,计量记录,剩余退回的原则。瓶装耗材在使用场所保留一定的库存,使用部门在领用新耗材时将旧瓶(空瓶)退库。退库的空瓶由实验室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。
6.实验室耗材的库存管理
对于价值很高的耗材,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立少量、合理的库存水平;对于价值较高的耗材,可适当增加库存水平; 对于价值低、数量大、消耗快的耗材,可一次性集中采购以降低成本,同时维持较高的库存水平以满足工作需求。
7.实验室耗材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
传统耗材管理方式采用人工统计、逐级上报、定期汇总的方式来掌握具体信息。由于化学实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,耗材的消耗、添置等信息的变化迅速、频繁,传统方式的数据传递存在明显的滞后性,且传递过程中容易造成数据失真。为了能够准确地掌握各类实验室耗材的品种规格、使用情况、存放位置和销毁回收等信息,实现对其购买、使用、储存和废弃物处理等的全方位、全过程管理和动态监控,有必要引入实验室耗材管理系统来进行科学管理。
白码耗材管理系统是一款专为实验室打造的智能化管理工具,集成了试剂耗材的采购、入库、存储、使用及报废等全周期管理功能。通过精细化的数据追踪和自动化管理,显著提升了实验室试剂耗材的管理效率,确保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,为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。
便于实验室人员对本单位实验室耗材购买、使用、存放情况的掌握,在避免重复购买的同时也防止了耗材库存的大量积压,降低了日常维护成本,提高了管理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