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代码平台分类有哪些 低代码产品3种分类方式
低代码是一种利用数字技术工具平台,通过图形化拖拽、参数化配置等方式实现快速构建应用的方法。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,可以将低代码平台按技术类型分为不同的类别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:
1. 低代码平台技术路径分类
低代码可以根据技术路径的不同进行分类。主要包括:
表格驱动
基于表格或关系数据库的二维数据,通过工作流配合表格完成业务流转,适用于业务人员的开发模式。
表单驱动
核心围绕表单数据,通过软件系统来驱动表单,适用于轻量级应用场景构建。
数据模型
核心围绕业务数据定义,包括数据名称、数据类型等,适用于中大型企业的核心业务创新场景进行个性化定制。
领域模型
核心围绕业务架构对软件系统所涉及到的业务领域进行领域建模,适用于业务框架与技术架构非常成熟的大型企业。
场景构建能力
通过图形可视化,拖拉拽方式快速构建运营管理所需的应用场景,敏捷响应需求变更的快速迭代。
数据编排能力
通过可视化的业务规则编排,重新盘活散落在企业烟囱式系统中的数据,提供面向前端各反类业务场景需要的数据服务和业务服务。
连接生态能力
通过平台的集成能力连接企业上下游的组织与系统,扩大企业的业务链服务边界。
业务中台能力
以数字化形式快速构建面向服务中心所需的各类创新微应用,将企业核心运营场景实现业务在线化。
2. 按照细分方向分类
低代码开发平台的细分方向没有业界公认的分类标准,可以从产品功能角度进行分类。主要包括:
流程驱动型
设计应用的主要设计思路是以流程为主线,优先设计流程,然后在不同流程节点挂不同的表单,完成整个的业务逻辑。
表单驱动
以表单设计为主,流程设计为辅。
模型驱动
设计数据库,设计逻辑,设计页面,这意味着开发者对数据库有完全的控制权,甚至开发者可以直接使用数据库管理工具连接并修改数据,同时用户对页面元素的位置,样式行为等等有自由的设置权,前后端逻辑设计也是一样非常的灵活。
3.按照应用场景分类
根据低代码平台应用场景的不同进行分类。主要包括:
通用:可以创建几乎任何类型的应用程序。
过程:特别关注运行业务流程的应用程序,包括表单、工作流以及与其他系统的集成。
请求处理:类似于基于流程的低代码平台,但能力较弱,只能处理固定流程的处理请求。
数据库:只允许从系统内部编程的数据库中提取数据。
移动应用开发平台(MADP):帮助开发人员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编码、测试和推出移动应用
低代码平台选型指南
我们需要了解低代码平台的分类以及各类平台的主要特点。根据使用者需求角度,低代码平台可以分为场景应用型、产品研发型、平台生态型和技术赋能型。其中,场景应用型平台主要满足业务场景应用开发,产品研发型平台专注于复杂的软件产品或解决方案开发,平台生态型平台提供一站式应用开发或产品服务,技术赋能型平台则以提供人工智能算法、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插件为主。
